每個人都看過「金銀島」(Treasure Island)這本書,作者蘇格蘭人Robert Louis Stevenson (1850-1894) 在三十歲時完成了這本小說,在之後的一百多年Treasure Island除了在文學史上是一個顯著的里程碑,同時它故事裡所描寫的人物、內容、精神、以及書中字裡行間對於種種既有道德規範做出的懷疑評論,在日後社會學上的影響也非同小可。
我對於Treasure Island的影響方向,提出以下幾點供參考:
1. 對於海盜外型的原始認知:一條腿、肩上有隻鸚鵡(造型來自書中海盜主角Long John Silver)。註:另一個對於海盜外型有顯著描寫的小說是Peter Pan裡的虎克船長(Captain Hook)的勾子手。
3. 渴望跳脫一成不變的生活窠臼:不論是困守破落貧困的小酒館旅店,不論你的年齡職業,只要把握住機會勇於冒險,所有的生活都可能改變。
所以文章主題我套用了與Treasure Island語音相近的Treasure Art Land,主要是紀錄一批有可能成為了不起寶藏的藝術品的追尋過程,從發現的開始、鑑定、研究到最後的尋找買主,這種感覺也很像是少年吉姆(Jim Hawkins,金銀島一書中的小男孩主角),在狡猾詭祕的海盜群中,進行著一個未知的冒險行動。而我和朋友們在堆積如山的故紙書簡中努力尋找可能的蛛絲馬跡,但最後真假的判定卻又常常不符常理…;反正,到現在我還沒有找到所謂的「藝術金銀島」,但是這場追尋過程中所得到的樂趣與焦慮,實在也可視為是一種可以分享的經驗與學問,至於是真是假?反正不是無中生有的小說就是了。關於1983-1984年W君的回憶
W君早年在日本從事鰻魚苗生意,在累積了相當財富之後,他也因為興趣與家學淵源對於藝術鑑賞與蒐藏頗有涉獵。他在1983年中國近代名畫家李可染到大阪舉辦「李可染中國書畫展」時結識了李氏,W君在談起這段往事時,一直強調那次的會面是一個非常偶然的機緣;因為李氏嗜食海鮮,但是對於日本偏重於魚生的料理頗不能習慣,藝術界友人因此請托W君代為提供道地的中式海鮮料理,為此W君特別搜羅了一批珍貴海鮮食材,並委託大阪著名之京菜館「錦城閣」代為烹調,錦城閣東主潘士義時年64歲,親自下場製作出媲美北京「豐澤園」的名菜如:蔥燒海參、油燜大蝦等佳餚,潘士義的烹調功力之高自不待言,同時材料的精緻用心使得李可染大為讚賞,W君待終席之前才匆匆趕到,70餘歲的李老先生經友人介紹之後認識了這場美食盛宴的幕後推手,同時又聊了一些中國書畫話題之後,當然對W君更另眼相看。

W君得意的告訴我這段意外結緣的完美句點:在李氏離日之時,他特地趕去李氏的下榻飯店道別,同時準備了一箱包括刺參、鮑魚等名貴乾貨讓李氏攜帶回國,身為老饕的李氏欣喜之餘當然也不忘回禮相贈,但在倉促之際卻難覓合適的物件,老派守禮的李可染躊躇再三,反倒是W君百般辭謝,最後李氏取紙一方,信筆揮灑出一幅山水寫意贈與W君作為留念,W君鄭重的收下了這幅山水,同時也表示接受此畫的榮幸與欣喜。
W君在1984年初接獲李可染來信,對於他在日本的接待表示感謝,並同時表達歉意,原來李氏對於當時他們在日本匆匆道別之時,隨筆所繪的那幅山水畫作為回贈之事頗覺不妥,並一直無法釋懷(據W君的猜想,李氏可能認為當時的匆匆之作有失水準);因此邀約W君與李氏其他的日本友人前往北京一遊,並接受李氏招待。(因作者即將出國公幹,下一段:「名家聚北京」待續,但請先欣賞一下接下來的主題:李可染巨幅畫作「萬山紅遍」,本幅在有紀錄的七幅「萬山紅遍」系列的傳世紀錄中從未出現。)